第(2/3)页 王崇明深吸了一口气,作为曾经的总工程师,他主动上前一步回答。 “林先生,天穹公司在本市,除了天穹科技园,还有另外三个生产基地。”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。 “但是……它们的情况非常不乐观。” 王崇明蹲下身子,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简易地图,大致画出了几个圈。 “一个在城北的重工业区,那里是丧尸最密集的区域之一,我们称之为‘黑潮’,几乎没有人能从那里活着出来。” “第二个,在西郊的物流中转港,灾变发生时,那里的人口密度极大,现在……已经成了一座死城。” “至于第三个,距离更远,差不多要临近隔壁市了,以现在的交通状况,想要过去很难。” 每一个地点,都代表着绝望。 去那些地方,和送死没有区别。 林墨听完,不置可否,接着问道:“天穹公司除了雷神7号电池,还有什么技术。” 听到林墨的第二个问题,王崇明和周元对视了一眼,神情变得复杂起来。 还是王崇明先开了口,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,以及对过往辉煌的追忆。 “雷神7号,在当时是我们天穹公司最成功,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商业化产品。” “但在它之上,确实还有更先进的型号。” 林墨没有催促,只是静静地听着。 “雷神8号。”王崇明吐出这个名字,“它的能量密度是7号的三倍,并且拥有瞬时超载输出的能力,是为一些特殊设备专门研发的。技术已经完全成熟,但问题在于,它的核心材料非常稀有,制造工艺也极其复杂,导致良品率很低,成本居高不下。所以,公司只在西郊的物流港基地,保留了一条小规模的生产线,用于特供订单。” 西郊物流港,就是他刚才提到的那座“死城”。 三倍于7号的能量密度,放在林墨的世界,那简直是外星科技。 到时候熔断的就不是一家天恒能源了,而是所有的能源电力公司! “那再往上呢?”林墨追问。 “再往上……就是雷神9号了。”王崇明的语气变得有些虚幻,“那是一个还停留在实验室里的半成品。按照公司的设计思路,它将是一种革命性的能源。但灾变来临时,项目才进行到一半,核心的研发团队和所有实验数据,都封存在了首都的天穹科研中心。” 顿了顿,王崇明补充道:“我们这里距离首都,直线距离超过了一千公里,就算四大势力全部出动,也到不了那么远。” 首都科研中心。 林墨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。 直线距离超过一千公里,哪怕是正常情况下都不是短距离,更别说现在末日世界秩序崩溃,满世界都是丧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