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等到整合完四大势力的武装部队,就可以去把雷神8号电池拿回来,然后想办法去海州市获得开拓者机甲。 …… 与此同时,京郊,追光者生物实验室内。 气氛凝重到了极点。 会议室里坐着的,是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。 他们每一个人,都是华夏生物工程、基因学、精密制造领域的泰斗级人物。 此刻,这些平日里德高望重的院士们,全都死死地盯着中央全息投影上的数据流。 那是从加密硬盘里解压出来的资料。 负责操作的技术员,额头上全是汗。 他面前的屏幕上,无数代码和分子结构式飞速闪过,庞大的数据量让超算中心的指示灯疯狂闪烁。 “李老,基因修复方案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模型,已经完成了三万次虚拟环境测试。”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发颤,他看着屏幕上的结果,像是看到了神迹。 “所有测试中,脱靶次数为……零!” “零?” 坐在主位上,一位戴着老花镜,须发皆白的老人,猛地抬起头。 他就是工程院的李建国院士,国内基因编辑领域的奠基人。 “一次都没有?”李建国追问,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。 “一次都没有!”年轻研究员的回答斩钉截铁,“它的靶向识别精度,超出了我们现有的所有理论模型。它就像是有自己的意识,能精准找到并敲除病变的基因片段,而且对周围的健康基因秋毫无犯。” 会议室里,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。 另一边,负责分析“细胞序列打印机”图纸的精密制造专家组,情况同样震撼。 “老李,你来看这个!”一位负责材料学的院士,指着投影上一个复杂的零件结构图,激动地喊道。 “这个分子探针的驱动结构,它竟然用到了可控磁单极子的概念!天呐,提出这个设计的人是个疯子!不,是个天才!” “还有这个生物墨水输送系统,精度达到了皮米级!比我们最先进的光刻机还要高出两个数量级!这根本不是打印机,这是一台分子层面的创造机器!” 李建国院士快步走了过去,他看着那些他穷尽一生都未曾触及过的设计理论,双手开始微微颤抖。 这不是激动,而是一种敬畏。 “能造出来吗?” 一直沉默不语的周海,终于开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