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举孝廉最初没有考试环节。对德行的考察又重于知识,而对德行的评价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 又易于演变成对名声的衡量。 所以产生了新的选拔官员的方法——品评,或称“月旦评”。 月旦评开启了品评人物之先河,与当今时代选人用人提供了借鉴,有“古有月旦品,今有月旦聘”的说法,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。 月旦评影响深远,孔尚任《桃花扇·修札》:“舌唇才动,也成月旦春秋。” 月旦评本身也颇受讥评,祖纳和王隐都认为一个月内便行褒贬,实在太过草率 。 梅陶更称:“月旦,私法也。”蒋济《万机论》云许子将“褒贬不平,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。”《后汉书》本传亦称许劭“与从兄靖不睦,时议以此少之”。 诸葛恪《与丞相陆逊书》:“自汉末以来,中国士大夫如许子将辈,所以更相谤讪,或至于祸,原其本起,非为大雠。惟坐克己不能尽如礼,而责人专以正义。” 葛洪更认为“月旦评”是结党营私的表现。明袁可立《睢阳人物志序》:“作正史易作野史难,传疑既属风闻,饰真又落月旦。” 因此,不管是谁,只要被品题,自然会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。 之前,徐元直一直想找到水镜先生,希望得到他的认可,就是因为如此。 一些世家就是通过选拔人才,才不断扩大,只要他们想,只是一句话的事情。 他们说行就行,要是觉得不行,不管你有多大的才能都不行。 试想一下……世家控制着人才的选拔,那些出身低微没有身份的人,还有机会做官吗? 所以,蔡家作为荆州世家,自然一副高傲的态度。 令人可惜的是。 他没有遇到对的人,姿态也太高了,陈难这个“高人”,根本看不上他们。 “回去洗洗睡吧,鄙人才不需要什么支持!” “因为……我才是那根基最深的世家。” 陈难铿锵有力的说到。 老子只想隐居在这里,才没有心思管你是不是世家。 最不济,让甄宓和吕绮玲回到小寨子中,然后幸福的生活。 “你说什么?哈哈……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