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翌日,刘备大营却根本毫无动静,整个大营中依旧一日三餐,炊烟袅袅,更令霍达不解的是,连营帐和炊烟的数量都没有比先前少哪怕是一丝。 不明所以的霍达只得继续派遣斥候观察刘备营寨,而自己却将自己关在大帐中思考刘备的目的。 只不过尚未等他想到什么原因,斥候又来禀报说,今夜,刘备亲自率领一万多骑兵再次悄悄离营,虽百般隐藏,却又被斥候发现了。 对此霍达始终觉得这是刘备的计谋,并且心中不断的叮嘱自己不要上刘备的当,只要紧守大宛国边境,刘备又自诩仁义,必然不会主动进攻大宛。 而翌日,对面刘备大营中却依旧没有动静,只不过整个大营的防御看上去增强了许多,并且不断的有游弋的斥候在捕杀大宛国斥候,却表现出一股如临大敌之状。 之后几日,大宛国斥候被捕杀了不少,同时又有不少的消息传回了大营,却是刘备军整个大营炊烟数目依旧有四万大军数目,只不过炊烟的时间却只一会儿就结束。 当霍达得到此信息,便明白,刘备军大营应该没有四万大军了,斥候的消息是正确的,刘备应该率领两支骑兵离营东去了,具体是何原因,却是不知道的。 而更加让霍达欣喜的是,今日大宛国的斥候居然抓到了一个刘备军落单的斥候。 “汝为何人?”见到斥候后,霍达问道。 “吾乃汉人。”然而,被补的汉人却昂着头颅,强硬的回答道。 不管霍达如何诱惑,欺骗,刘备军斥候都没有回答在回答任何问题。 最终,却是通过不断的严刑拷打之后,才得出霍达索要的情报,却是刘备军在进攻大宛国的同时也派兵从焉耆进攻乌孙,而且由于兵力悬殊太大,焉耆郡刘备大军大败,刘备不得已前去救援焉耆,而这位斥候却是数名信使其中之一。 乃是前去于阗郡报信,要求征召青壮防守疏勒,抵御大宛国进攻的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