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伍琼见潘凤说道:“潘兄别来无恙!” 潘凤做揖道:“久不相见,德瑜今居何处?” 伍琼说:“现任官城门校尉一职。闻贤弟匡扶社稷,不胜之喜。今吾主特令琼许贤弟大将军一职,以祝贤弟匡扶设社稷!同时献上黄金一千两、明珠数十颗、玉带一条。” 闻此言潘凤向伍琼道谢,同时心中想到:“王司徒真乃神人也,居然算到董贼必派人来说降于我。” 而后又对伍琼说道:“德瑜兄赐吾如此多财物以及官职,将何以为报?” 伍琼笑道:“某为义气而来。岂望报乎!” 潘凤布置酒宴款待伍琼,酒过三巡之后:“吾与贤弟虽很少相见,但是却经常见丁刺史,只是丁刺史却甚少提起贤弟啊!似乎对贤弟有所不满啊!” 潘凤微微一愣,而后便叹声说道惶:“某在丁建阳处,亦出于无奈。” 伍琼闻此言大喜,而后又说道:“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,四海孰不钦敬?功名富贵,如探囊取物,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?” 潘凤愤恨的说道:“恨不逢其主耳,生不逢时耳” 伍琼闻此言再次笑道: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见机不早,悔之晚矣。” 潘凤听之,便又说道:“兄在朝廷,观何人为世之英雄?” “某遍观群臣,皆不如董卓。董卓为人敬贤礼士,赏罚分明,终成大业。”伍琼借着酒劲,然后说道。 此时伍琼已经知道,此时已成一半,只要再在潘凤心中加一把火,必能说服潘凤投降董卓! 潘凤想了想,而后说道:“今日吾大败董公,董公必对吾不喜,因此门路已断,如之奈何?” 伍琼闻言,急忙叱退左右,而后低声在潘凤耳边说道“董公久慕贤弟大名,特令某将奉上钱财以及高官厚禄。” 潘凤闻之,哭道:“董公如此抬爱,凤恨不得早与董公相识,若董公不弃,凤原就此遂德瑜兄去见董公!” 伍琼闻言大喜,终于说服潘凤,如此董卓交代的事情已经办妥,眼珠一转,忽生一计,然后便对潘凤说道: “如某之不才,尚为官城门校尉;公若到彼,贵不可言。只是,若公空手而去,董公虽喜,但却对公不利!” 潘凤闻言,又问道:“这却又如何?” 伍琼说道:“公虽大才,但于董公却又无功,董公虽喜,但碍于一众文武却又不能封公为大将,徒之奈何?” “然,吾又当如何?”潘凤虽然如此问,但心中却是对王允佩服的五体投地,今日若不是啊丁原,则董卓必然不信! 伍琼闻言,大喜而后强作镇定道:“功在翻手之间,公不肯为耳。公若杀丁原,便可替董公除去一患,此不乃大功也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