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 0242陈群议九品中正 刘备提科举选官-《东汉末年是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主公,此事吾亦有所思考,当下察举制的问题主要在察举之人身上,若能将察举之人的问题解决,便能解决察举制度的弊端!”

    刘备面带喜色的肯定道:“的确如此,只是如何解决此问题呢?”

    刘备一说完此话,陈群便迫不及待的说道:“主公可设立一新官名为中正官,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。

    而后主公可在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,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。而后在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。

    大、小中正产生后,在由朝廷制定一种官员调查的表格,在表格中将人才和官员的政务、才干、廉政等当面评定为九等。

    该九等分别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。

    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,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。

    如此便能对所有的官员任免、升迁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,以免让人有空子可钻,同时还能兼顾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。

    而且如此行事有两个好处:第一能解决官员选拔问题澄清吏治;第二能缓解了主公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文长,如此的确能极大的解决了察举制的问题,但是却也还是有很多漏洞。

    首先,大中正和小中正这些官员方面,若是世家门阀担任或可能成为为世家门阀选官之人!

    其次,对官员的考核升迁或会受到外力,比如金钱、美女、宝物等诱惑而出现偏差!

    第三,此制度只为考评,实际并无法确认官员或者人才的能力!

    因此,文长可还有其他的办法达到唯才是举的目的啊!”

    “主公,此制度已经是我思考了两三年才得到的办法,此时吾亦没有太多的想法!陈群有些头疼的说道!

    “文长,方才我也已经说了,这个制度能用于考评所有的官员的能力,官员具体的才能并无法显现。

    同时考评完官员如何升迁的办法也没有体现出来!”刘备再度说道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