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四 旷世情缘奇千古-《辽殇》
第(3/3)页
李爽知道韩德让的祖籍虽然就在蓟州,但现在留在蓟州的这韩光远一支,估计不过是其远族罢了。当然大辽的韩姓一族,家族强盛,这韩光远这么说,李爽也只能连忙感谢了,却没想到这韩光远在后来还真帮了自己一个大忙。
韩家院子里二百多人,李爽和李乔从中选捡出了八十人,连韩光远的两个儿子三个侄子都选进了义兵。李爽把这八十人分为四队,每队由李乔从中选出骁勇机灵的分别任队正和队副,再从兵营中带过来的士兵中留下两人任突将,指挥这八十人负责这片街区的布防。
李乔简单地给八十人讲了下布防的重点后,就带着大伙儿出了院门。燕地男儿自古就勇悍尚武,归了大辽后更是融合了一定契丹人的狼性,这些匆匆选拔出来的青壮,经过简单的组队,现在看起来多少有了些战斗力了。更重要的是民间虽然没有制式武器,但各种刀剑枪棒却是不缺,不象李爽的前世,连把菜刀都要搞什么实名制。
韩员外家的院丁们有几张杂弓,避乱的百姓们也有拿弓的,总共集齐了十来张。虽然都射程有限,但在街上防守,面对同样没什么正规武器的反贼,也是有不小的杀伤力的。李爽让跟来的官兵们把自己的弓箭也都留下,组织了二十人的一支小队,让两边分别守上十个弓箭手。只要远远地看见反贼,就先用弓箭侍候上一阵。
搜集齐的箭矢却是有限,好在布防的这片街区就有一家铁匠铺子,店主和几个徒弟正好在韩府避难,就让铁匠们赶紧开炉,加紧制造箭头,韩府多的是木料树枝,同时找上几个木匠赶制箭杆。
韩员外愿意先拿出一千贯来犒赏义兵,李爽问李保有没有钱,李保逃跑前却是把李家绸缎铺子的钱财都带在身上的,总共有三千来贯,李爽就让只留下个零头以备急用,把三千惯统一交给韩府的官家,让用来作为义兵的开支和招集城中离散的百姓。
刚准备开始布防,就见到东边街道上几十个流民向这边涌了过来。李爽刚吩咐箭手们准备射杀,猛然看清带领这伙流民的是两个小不点的孩子,并远远地向这边大叫着爽哥哥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