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八 长城-《辽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见李爽不但给自己做菜,还边做边教,不但韩家庄园的胖厨子笑了,韩光庆胖胖的脸上也笑开了花来,等李爽第二天一进山,就把庄子上跟李爽学了半天艺的几个厨子都调到城里的韩府去了。

    燕山山脉,西起八过岭,东至山海关,向来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部族在东部的天然分界线。战国时,赵长城的东部伸入燕山的西界,而整个燕长城全部沿燕山依山而建。后来秦,汉,北齐分别在燕山修筑长城。李爽现在看到的残垣断壁就是北齐长城的一部分。自北齐后,隋,唐两代国力雄厚,用不着修面墙来阻挡胡族的入个。到了宋代,嘿嘿,这云燕十六州早就割给大辽了,想修也没在方修。于是所谓的万里长城在李爽的面前只能是破败的一些废墟了。

    望着时断时续的长城,望着远处山头上的垛口,再看看绵延不绝的燕山山脉,李爽不由得想起了“念天地之悠悠”的诗句来。一千多年来,中原的农耕文明就是用这样的墙来阻挡蛮族的入侵的,就象农民在自己家的房子外边再修上一圈围墙一样。不管墙修得再高再结实,强盗们总会想办法翻过围墙,或者干脆把围墙撞倒。所以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,也是一部血淋淋的异族入侵史。就是雄才大略的汉高祖,也不免有白登之围;唐太宗也不得不和突厥劼利可汗暂时订下城下之盟。至于现在那南边的大宋,就更本是一个笑话,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的屏障,失去了幽燕之地的彪悍男儿,南朝的经济再怎么发达,也不过是堆在沙滩上的一座房子罢了。

    可是这长城,这燕山再不管用,也是外族入侵的一重重要的屏障。现今那耶律延禧不知道被女真鞑子揍得怎么样了?按历史的发展,他应该到明年或者后年就该逃到夹山去了吧?他这一逃,大辽长城以北的土地除西部不多几块外,都变成了女真鞑子的牧马场了。而苟延残喘的北辽,也只剩下这十几周的燕云之地。如果此时北辽延古长城一线布下防御,女真鞑子想轻易入关,也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。

    可是这契丹鞑子也是不把村长当干粮,不把豆包当干部,不把长城当防线。现在北面,东面都乱成一锅粥了,就没人想到能在燕山一线阻挡一下女真鞑子的南下。

    “小公子,你在发什么臆症啊?”见李爽望着远山,神游物外了好半天了,孟冬蕊大声把他的魂给叫了回来。

    公子就是公子,这孟冬蕊每次叫他的时候,总要在前边加上个小字,还把那“小”发音特别重。李爽已经抗议了好几次了,都是抗议无效。这会儿李爽也懒得再抗议了,转头问从辽东过来的孟氏几人道:“你们一路从辽东过来,也是经过了古长城的吗?”

    “废话,不经过长城,我们能从山海关那边飞过来啊?”孟冬蕊对李爽说话从来都不客气。

    “那山海关,现在可有官兵把守?”李爽再问。

    孟冬蕊翻翻白眼,白痴样地看看他,懒得回答小朋友的问题。孟氏子弟中年龄最长的三十多岁的孟耀武回答道:“所谓的山海关,现在不过是倒了多一半的一处破城墙,不知道荒废多少年了,哪有什么驻军把守啊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,你带我们大伙儿进山来,不会是来带我们来看长城的吧?”孟冬蕊的侄女,比她还大上几岁的孟星儿问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