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宝探-《直播鉴宝,恭喜大哥喜提牢饭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个问题,宝友眨了眨眼,最后和张扬来了句:
    “老师,你懂的。”
    “我懂吗?”张扬反问道。
    只见宝友用两个手指,在桌面上做了一个两条腿“走”的动作。
    刑啊!
    “哦,我懂了。”张扬点点头。
    “东西是对的,没问题,这是东地中海青铜文明的文物。”
    “不过这样的宝贝,在国内没市场啊,你得拿到海外去拍卖。”
    “没事啊。”宝友笑了笑:“只要是真的就行。”
    “反正过关的时候,会被他们当成工艺品。”
    这说话的,没毛病。
    张扬看了下直播间,借用弹幕的话告诉宝友:
    “你现在可以抬头挺胸的出去了,拿真东西的人,这点底气还是要有的。”
    “别别别,还是低调点好。”
    宝友低着头,把雕像抱起来,半挡住了自己的脸,笑着说:
    “我怕被人举报,到时候东西被关的话,可就亏大了。”
    “没事,只要人不被关就行。”张扬宽慰道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送走青铜器,接下来鉴宝的,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。
    在她身边,像是她女儿的中年妇女,亲密的陪着她。
    宝贝放在一个手提袋里,用红色的塑料袋,包着废报纸,裹得相当严实。
    张扬帮忙,都费了好大的劲才能拆开。
    包的是一件和眼镜盒差不多大小的黑漆木盒。
    盒盖上的白色图案,画的是“三顾茅庐”的故事。
    老太太说,这是她的出嫁时,家里陪嫁的嫁妆,当成首饰盒用的。
    现在家里急用钱,想把东西卖了。
    说起卖东西,老人的女儿有点不好意思,嘀咕着说,是自己没本事,才要变卖家产。
    老人倒是很看得开,安慰女儿,说这些东西,本来就是留着应急用的。
    她还笑着跟张扬介绍:
    “专家老师,你是不知道,这个东西,是我陪嫁的东西里,最差的哩!”
    “真的吗?我不信啊!”张扬仔细观察着黑漆木盒,笑着答道:“您这件东西,现在起码价值四十万!”
    “我真不信,里面能装什么更值钱的东西。”
    “四十万?!”当女儿的,惊讶的叫出了声。
    老太太反应倒还好,反过来问张扬:
    “四十万能买多少根金条?”
    “按现在的价……七根100克的金条。”
    “七根?”老太太听完,嘀咕了一句:“七根的话,那我里面装的首饰,还真没盒子值钱啊。”
    “专家老师,您确定没看错?”
    “当然不会。”张扬很有自信的答道。
    他把手里的放大镜递给老太太母女,让她们看盒子上的花纹。
    “你们之前没想过,这一个黑漆的盒子,上面是用什么,画的这白色的画呢?”
    “白色的漆啊!”女儿不假思索的答道。
    “哈哈,那你看这个柱子上写的什么。”
    张扬笑着指向盒盖上的图案。
    上面有一座凉亭,在凉亭的柱子上,写着:【嘉靖丁酉】四个小字。
    嘉靖丁酉年,也就是1537年。
    这是明嘉靖十六年制作的、黑漆嵌螺钿的木盒。
    “明代可没有白色的漆啊,就算是这种黑漆,也是在天然的漆里加了黑色碳粉制成的。”
    “所以你们可以看到,盒子是有点泛红的,这是天然漆本来就有的颜色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