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幡然悔悟-《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相公,她们喊你名字,莫不是旧识?”
    李平安连忙说道:“我和她们素不相识,定是认错了!”
    “相公认得也无妨,家里不介意多几个姐姐。”
    媳妇很是委屈的絮叨:“我不如姐姐们生的好看,心思不通透,不懂得照顾人,又不会琴棋书画……”
    茶言茶语似是女人天赋,简直无师自通!
    “娘子,我们回家包饺子。”
    李平安打定主意,以后再也不过春风楼,宁愿绕远多走几步路。
    听到好吃的,媳妇立刻恢复笑容满面,忙不迭的赶回家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正统五年。
    末。
    户部核算,税收折银八千五百万两。
    同时,废除人头税后,黄册在籍人数暴涨数百万。
    正统帝下令增长官员俸禄,将米面布帛折算成银两,近乎翻了一倍,文武百官无不感沐圣恩。
    眼见大势汹汹,无可抵挡。
    地方士绅立刻调转了风向,开始吹捧正统帝为明君圣主,类太祖也!
    朝堂诨号刽子手的苏明远,亦有了“贤相”之称。
    国朝读书人无不想拜入苏相麾下,以附骥尾,眼下可升官发财,将来可留名史册!
    唯一倒霉的只有宗室,或许是流年不利,或许是因果报应。
    今儿这個病故,明儿那个事发。
    先皇册封的二十余位王爷,短短一年折了半数,余下的无不风声鹤唳,天天洒扫庭除,唯恐家中多了龙袍玉玺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腊月廿二。
    京城下了场大雪。
    足足一尺多厚,压塌了不少房屋。
    衙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,正统帝下了旨意,镇抚司明察暗访,若有百姓冻死则问罪主官。
    入夜。
    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,停在苏府大门,下来个肥胖中年。
    “本王求见苏相。”
    中年从怀里取出名帖,上面赫然写的是靖宣王赵承。
    先皇胞弟嫡子,年岁比当今陛下小的多,父亲是一字亲王,袭爵后降等为二字王爷,也叫郡王。
    门房接过拜帖,发现下面垫着张银票,顿时喜不自禁。
    终于轮到咱收利是了!
    一路小跑去后院禀报,得到苏明远答复后,领着赵承来到前院正堂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