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天牢杂役-《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常恭看赵康不甘心的神情,劝说道:“若大局已定,殿下切勿挣扎,否则必有大祸,平白送死而已。”
    正统帝登基十五年,手握军政之权,大刀阔斧各种改革,早已皇权稳固。
    皇子胆敢谋反,不过是行废太子旧事。
    “死?”
    赵康皱眉道:“先生言重了吧,本宫可是父皇嫡长子!”
    “比之生母如何?”
    常恭提醒道:“从正统五年提及追封先太妃,因此事还死了几个亲王,结果十年过去,先太妃的墓还在妃园。”
    赵康听的面色发白,父皇刻薄寡恩不是秘密,却是第一次这般赤裸裸的剖析。
    堂堂生母,只是個棋子、由头罢了。
    “一切就依先生所言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四月初。
    松竹斋传来了消息。
    李平安拎着果脯点心,两坛陈年好酒,来到东城安业坊甲十九号。
    朱红大门,青砖灰瓦,古朴简约的两进院子。
    咚咚咚!
    李平安扣动门环,朗声道:“请问马大人在家吗?故人之后,冒昧拜访。”
    马大人是天牢主簿,官居九品,管着天牢卷宗文书、后勤采买等事务,伙房就属于他麾下管辖。
    大门缓缓打开,门房问道:“哪里来的故人,可有凭证?”
    “凉州,唐玄。”
    李平安从怀中取出卷字帖,递给门房的时候,不着痕迹的塞了粒碎银子。
    “祖上与马大人有旧,家道中落,不得已来寻个营生。”
    “哦——”
    门房拉长了鼻音,将李平安当成打秋风的亲戚,看在碎银子的面子通禀一二。
    片刻后。
    李平安在仆役的带领下,来到后院书房,进门看到马主簿在写字。
    正大光明!
    四个字苍劲有力,气韵通畅,雅而不俗。
    李平安不懂字好坏,却知道怎么吹捧:“马大人这字,称得上当世名家,流传后世,不知有多少人临摹。”
    “哈哈哈,一般一般。”
    马主簿满意点头,松竹斋伙计说客人有些愚蠢,当面看还算不错。
    “天牢伙房缺人,明儿去报道,暂且做些淘米揉面的活计,待熟悉了牢里规矩,再将伙房交于你。”
    “多谢大人。”
    李平安明白马主簿的有戒心,毕竟初来乍到,不知根底。
    说不准还会派人暗中盯梢,记录李平安举动,直至确定他不是探子奸细。
    天牢关押诸多要犯,可不似殓尸房清净。
    李平安对此并不在意,他无需去刻意证明什么,只要安安稳稳的在天牢当值,熬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,怀疑不攻自破。
    目的达成,拱手告辞,却见马大人将书贴卷起来。
    “这字你收下,松竹斋送来银子,足够买两幅了,本官从不占自己人便宜。”
    嚯!
    李平安惊叹松竹斋信誉,标价五百两的字帖,卖了一千两竟然老老实实分出一半,称得上贪亦有道了。
    将来松竹斋东家进了天牢,定让他吃好喝好。
    李平安离开马府,回到自家宅院。
    位于崇仁坊悬笔胡同,一进四合院,不临大街,牙行要价三千两,换个坊市可以买两进宅院了。
    贵自然有贵的道理。
    出门左转走上百余丈,便是状元楼以及诸多书铺。
    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文人墨客,说话聊天是诗词歌赋,生活在这里的孩子,再怎么笨也能沾染几分文气。
    “任何世界,任何时代,都逃不过学区房!”
    李平安推门进去,见唐英正在读书,姿态神色比平日里少了几分浮躁,顿时不再心疼银子。
    近朱者赤,环境真的能影响人。
    “今儿去书铺逛了逛,感觉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天外有天,京城就是京城,孩儿以前坐井观天了。”
    唐英在凉州乡下,自诩同龄人中读书最好的,每每听到父亲说自个儿愚笨,心底还有几分不服气。
    从穷乡僻壤跳到京城,连续跨了几级,当真是才子遍地。
    “也不必气馁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