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都各自成家了,小心思一个个的往外蹦,要说再听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。 工作的机会很少能传出来,而且村里人学历都低,往常也有几次机会,但村里人去到有的时候连笔试的分都得不了。 后来就很少有人去了,跑一趟在村里请假赚不了工分,工作也没有,白忙活。 可有这样的机会,老支书和大队长还是商量一下让谁去? 老支书媳妇知道这么个事了,脸拉拉着。 被大队长媳妇赵婶儿给塞了一把西瓜子儿:“自己炒的,磕着玩。” “你家的要不要去试试?” 大队长家的也有一个在民兵连里,反正不如正式编制的工作好。 赵婶儿摆手:“我不管,那么大人了,想去自己就说了。” “你不心疼?” “心疼啊!我更心疼我家老头儿,再说了,养那么多儿子都送的远远的干啥? 养儿不是为了防老吗? 都跑去十万八千里了,防啥老? 跟上河村大队长家里的孩子似的都不在跟前,老娘们在家里摔倒了一天没人知道,结果冻坏了半拉身子,糟罪啊!” 老支书媳妇:…… 这事儿他们都知道。 两个村子离的近,而且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的嫁过去娶进门的,十来家就有两家能是亲家的。 上河村大队长家的孩子都有出息。 不是县里去上班的就是在镇上上班的,谁提起来不竖大拇指啊? 结果就是家里没有一个小的,去年突降大雪,各村都清雪什么的。 上河村大队长把自家的雪清完就去村里了,等他忙完已经是夜里。 结果就看到自家媳妇儿倒在雪窝子里,送去看大夫,已经晚了。 原来是他家媳妇儿突然摔了一跤,上了年纪的人自己起不来了,也没人看到,就那么一整天,那摔的地方被冻坏了,到现在还躺在床上向被人服侍着。 孩子们都在外面上班,没空天天的在家里侍候,儿媳妇更不可能了,连自家儿女都指望不上,你指望别人家的? 他家的就轮流,然后回不来就送去,那阵子可是受了大罪了。 后来就在村里请了人帮忙,他们家孩子给粮食给钱,让人帮忙照顾。 到现在还是这样办的。 反正都挺糟罪的! “你这样一说,我觉得还挺对的!”老支书媳妇儿一下子不难受了,老三虽然没有正式工作,但在村里当民兵也有工分补贴,村里的活还一样干,年底发粮食发钱也不少。 暑天的时候她中暑,就是小儿媳妇去给她送凉粉时看到的,要不她这命还指不定在不在呢? “是吧,所以,儿孙自有儿孙福,让管就说两句,不让管就装作不知道。”赵婶儿是想开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