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:你们知道画皮吗-《我真的是正经道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福州,沿海城市,说是沿海,但张小乙和杨天赐已经来到这里两天了,连点咸水的没见着呢。
    俩人一直往东南方向走,虽然没见到海,但这里的风确实带着那么一奈奈咸味。
    夏季,沿海城市非常湿热,不过张小乙还好,这点温度对他来说问题还不算太大。
    杨天赐的屁股刚好一些,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可以从师父身上抢下来,自己的那截头发。
    天眼通这个法术太可怕了,
    这要是以后自己结了婚,
    万一师父一时兴起,
    再来个实时共享可怎么办?
    虽然知道师父不是那样的人,他是个正经道士,是个正经有修养的正经道士。
    可这玩意儿能赌吗?
    万一呢!
    保不齐哪天自己惹到师父不高兴,就他那小心眼儿的人,谁不了解。
    他这要是把自己惹他不高兴的,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儿都记在小本本上,自己的自由可就没了呀,就再也不能放飞自我了呀。
    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,咱张小神仙又怎会让他如意,把他的头发放在了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。
    师徒俩就这么“愉快的”溜达着,杨天赐愉快不愉快张小乙不清楚,反正自己是挺愉快的。
    马上就要到海边了,
    虽然沿海城市的人都说:
    “啊,其实大海也没什么意思,我家离海边就十几里,但我这好几十年就没去过几次,那玩意有什么看头,嘁!”
    这纯纯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我还觉得大山没什么意思呢,那些没见过山的为了看大山就跟疯了似的。
    其实说白了,旅游嘛,无非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出来,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看看。
    又走了半天,俩人来到了一处县城,叫东安县。
    走进县城以后,这里的人才算多了起来。
    不过咱们国家地大物博,这个时代又没有推广普通话,交流起来确实有点费劲。
    好在张小乙语言能力还算好点,前世有过福州的同学,交流起来还算没什么问题。
    福州人说话多为闽语,前朝这里还被叫做晋安郡。
    来到这里,张小乙和杨天赐就免不了要大吃大喝一顿,改善改善伙食。
    先去客栈里要了一份佛跳墙,然后是鲍鱼和海参,大龙虾。
    不过张小乙看着桌子上的海参,不知道为啥,怎么忽然就对这玩意儿没食欲了呢?
    都特么赖李修缘!
    一顿海鲜大餐过后,张小乙捂着肚皮靠在椅子上消食。
    太爽了。
    在这里住了一宿,第二天又在东安县里转了转,顺便感受一下这里的人文气息。
    今天晚上张小乙就不像昨天那样胡吃海塞了。
    他们俩坐在大厅,要了几个特色小菜,坐在大厅里,边吃感受这里的氛围。
    客栈大厅里试客不少。
    有几个跑买卖的见到张小乙,还上前主动搭话,让他给算一卦什么的。
    张小乙对于这种既能交朋友,又可以赚外快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。
    算卦也不是纯算卦,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聊天。
    “张道长,您是在哪座山哪座庙修行啊?”一位姓陈的老板敬了杯酒。
    “杭州城北三街真武观。”
    “呦,杭职!”
    又一位老板一听杭州来了精神,他赶忙问道:“那个杭州城外的飞来峰灵隐寺您知道吧?”
    张小乙点点头,一边抱着海鲜啃的杨天赐也顿了一下。
    他们师徒俩都知道,这特么肯定又是打听李修缘的。
    “那灵隐寺里有一位道济禅师,您熟不熟悉?”
    看,
    猜对了吧,
    这都不用算。
    出来这十来天,每次和别人介绍自己是杭州来的,准得有人问认不认识济公。
    “有过几面之缘。”张小乙回道。
    “那传说他道济禅师是古西天大雷音寺的降龙罗汉降世临凡,这是不是真的?”这人又问。
    第(1/3)页